2022年10月-12月,卓越IR直播课分为三期举行,从ESG、职业转型、资本市场三大主题方向为大家带来分享。在卓越IR第三期直播课上,有着18年投资者关系从业经验的IR老兵胡超为大家分享了《做自己人生的导演——IR职业规划课分享》。胡超老师职场经历丰富,现任好赞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创始合伙人、基金经理,曾服务过5家A股公司及4家拟上市公司,从IR转型合伙创业做投行,再升级到资产管理,从内地打拼到香港,从金牌IR到IPO基金经理,胡老师的职业发展与时俱进,不断迭代。
在直播课上,胡超老师讲述了他眼中的IR赛道、IR应该具备的能力、IR职业成长路径,并从自身从业经验中总结出IR自我管理和个人提升的技巧。
我觉得职业发展或者IR规划基本上都是马拉松,一定是像股票一样有起有伏,不可能一开始就拉开对手,然后一马当先一直到终点,这种概率非常低。我总体感觉IR是非常阳光化的职业赛道,不管在内地还是香港或者境外,都是非常好的职业选择。IR职业对个人要求比较高,一开始是智商要求,越到后面越是情商财商。从量化角度来讲,卖方分析师说一个金牌董秘、金牌团队如果做的好做的专业,对同行业的上市公司溢价应该是20%以上,如果做的差的话,那可能就是负20%。所以如果是一千亿的公司,一个IR团队价值就是两百亿,如果做不好,那就是负两百亿,这个说法一点都不夸张。IR本身是一个锦上添花的事,它本身不是经营必需的东西,而是上市产生的资本市场特有的一个东西,它的本质是做金融服务。从工作内容来讲,实际上也是非常不容易,对时间精力、自我消耗都很大,所以它既是一个技术性的工作,比方说信批、三会、公司治理、路演这些工作都是每天要做的,是非常繁琐的工作,它也有很多艺术性的工作,比方说资本运作是跟市场相关的工作,是高难度的工作。路演中平台能够拉近跟投资者的交流,减少交流成本、交易成本,增加交流频率或者覆盖面,我觉得是非常有价值的。IR需要具备的素质方面,我觉得是“专业+全面”,既要有深度,也要有广度。
深度上来讲,法律、财务方面的技能是必备的。全面就不光是学习能力,还需要知识面、沟通技巧、对公司的战略理解以及自上而下的社交能力等等。
沟通能力非常重要,外部跟投资者、监管机构、媒体、路演中这些不同的利益相关者交流,内部跟高管团队、其他部门财务、法务、审计不停地在沟通,每天干得最多的事就是沟通。学习能力也重要,我们经常说四个方法,第一个是研究规则,第二个是查公告,看看同行公告,第三个是问同行,第四个是一些重大疑难问题可以请教交易所的专管员或者律师,这个是大家都知道的一些方法论。还有很重要的一点是资源整合能力。把资源汇聚到公司平台上,比如外部投资人的钱、机构关注度以及一些口碑,这都是正能量资源,然后在这个过程中把负能量东西给过滤掉。还有一个三观问题,和公司搭不搭看公司文化就可以了。公司把股东,老板,团队,员工哪个部分放在第一位,从我个人角度来讲,我肯定是喜欢把团队放在第一位,把老板放在第一位我觉得是个估值的折价。
横向的大家都很清楚了,是内部的平移,比如往投资线、业务线去,或者从总部到区域。纵向的成长,比如有些董秘会往董事、CEO甚至董事长这个方向去成长,我觉得这是非常可喜的现象。内生成长的话,我觉得关键还是要选好公司的行业,你要熬,但前提是你得在一个合适你的公司、行业,要不然机会成本太高了。内生成长就是你到底是选择在一棵树上长期发展,还是选择往枝叶浓密的方向去发展。
我自己是走跨境方向,我觉得跨境是很难的一条路,但是未来从趋势看,两地的人才还是比较稀缺或者是越来越有空间,至少在两边的选择机会多一些,所以A+H股的IR来香港拿个公司秘书的牌,我觉得还是很有价值。
跨界成长因人而异,我自己磕磕巴巴走过来的,在香港这五年,尤其头两三年,基本上都是在从零开始的痛苦磨合期,现在才开始真正进入状态,基本上是靠前辈们、同行们或者导师们来引领,有贵人相助,高人之点。
IR也好,董秘也好,我觉得这个过程对个人来讲是一个不断学习的过程,会对你自己整个人的三观,家庭和事业的平衡都带来比较正能量的回报。我在香港的第六个年头比我之前的预期稍微弱一点,深耕金融、创业合伙现在基本上做到了,但是离有品牌、有业绩、有一定规模的基金公司的距离还是比较大。
获取香港专业牌照方面,我觉得特别有价值的是香港的公司秘书相当于内地的董秘牌照,这个公司秘书还是很有价值的。
交流方面,我觉得很重要的一点是大家不能只看人家炒股,你自己一定要炒股票,你才能有共鸣,才能有共同语言。
这几年看空香港的比较多,我个人还是对香港抱有比较乐观的态度,我对香港金融、香港未来发展还是比较乐观的,基本上十年一个大周期,现在又在大周期的底部,港股已经从历史大底逐步反转,正在修复的过程中,向上的趋势日益明显,我觉得这是抄底香港资产或者寻找香港工作机会的好时间。Q:想转型做买方,需要哪些必备技能,跟IR工作有哪些重合的地方?
A:技能角度来看的话,实际上是有些重合度的,比方说价值挖掘的能力,或者种种专业的学习能力、路演沟通能力,但做买方知识面还是要更宽一点,自己做经理或者投研,多少还是要看宏观层面的东西,政策层面变化,技术层面的走势。另外实操的东西会多一些。过去做IR实操就是信批、资本运作、公司治理这些东西,现在可能基金投研也得做,交易得做,基金运营你也得知道。某种程度上你是站在公司的老板、上市公司股东的角度去看投资的可行性和赚钱机会,你要对钱负责,对结果负责,所以我觉得挑战性会大一点。
Q:作为一名券商人士,如果想要从事董秘工作,有什么建议?A:如果你在券商做投研,比方说分析师研究员,那你路径是非常顺畅的,你跟上市公司做着有感情了,老板认识你就把你挖过去了,这也是经常发生的故事。券商人士如果跟上市公司本身有业务联系有交集,尤其是跟上市公司高管团队、董秘有过交道,这就是个天然链接。Q:买卖方审计背景在市场上更受欢迎吗,如何看待背景不是这些领域的IR转型者?A:我个人认为财务审计方面的背景很重要,此外法律、中文、新闻传播背景的人我觉得也很有优势,还有一些人有金融投资经济学背景,或者说理工科背景,对产业有了解,比如一个学军工的人,到军工行业的上市公司去做就有先天优势,因为对行业的有认知。这个问题我个人不太认同,我觉得都有机会。Q:从投资者的角度看,香港机构投资者的风格跟内地有什么区别?A:港股流动性比A股差很多,比美股也差不少,香港实际上是一个离岸市场,所以它比较特殊,它的流动性天然缺失。香港市场是一个机构市场,实际上更加血腥,更加残酷,因为大家都是镰刀,你割我我割你,内地对于中小投资还是比较保护的,有涨跌停的限制,或者涨幅相对来讲是可控的。我自己做投资的几年,最大感受就是港股上市公司要让机构有退出的机会,或者要让大股东、个人投资人赚到超额收益。想赚到收益有以下两点:第一个公司要能进港股通,第二个能进指数,一个是主流指数,另一个是罗素中小指数。当然如果既能进港股通又能进指数,那就是最好的。如果既进不了港股通又进不了指数,那大概率公司流动性是非常干涸的。在内地压力可能没那么大,A股上市基本上是自由解放了,港股破发是一个常态的事情,港股上市之后才是起点,万里长征才开始,所以我个人认为,港股更有挑战性。A:本质上来讲,只要有公司秘书资格,那你在香港的主导性和选择权会更强一点。内地公司IR群体相对大一些,内卷会更厉害一点。香港市场专业的IR,尤其是既能做信批、公司治理,又能够对市值管理有一定认知,做好路演的,还是非常稀缺的,比内地更缺。另外,香港IR要有公司秘书资格,还要懂英文,实际上门槛更高,香港更加国际化,或者更加市场化。Q:香港做全球财富配置或资产配置是不是比在内地更好?A:我个人认为香港过去现在和将来都是最大的一个出海口,或者说一个跨境资产配置的首选地。新加坡现在比较热了,如果把香港和新加坡比作两只股票,新加坡有点像700块的腾讯,香港现在是2、300块的腾讯,可以这么简单粗暴去理解。了解更多直播课计划、获取《卓越IR必备路演手册2022版》、加入已有1000+人聚集的卓越IR社群,请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Daisy微信👇